气体灭火使用场所
联系我们
- 联系人:郭经理
- 传真:010-69552656
- 电话:400-0346-119
- 电话:010-57113119
- 邮箱:506665119@qq.com
- 地址:北京通州区新华北路117号
配电室安装气体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
文章来自:气灭系统网 发布时间:2025-07-07 11:28:21

配电室安装气体灭火系统注意事项及规范指南
一、法规与规范依据
1. --规范
-
《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GB50370-2005(部分条款已被GB55036-2022替代,需以-新规范为准):
-
储存装置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间距≥1.0m,且≥储存容器外径的1.5倍。
-
管道连接:公称直径≤80mm用螺纹连接,>80mm用法兰连接;腐蚀性环境用不锈钢管道。
-
防护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,并选用高灵敏度探测器。
-
系统应具备自动、手动和机械应急三种启动方式。
-
防护区应设疏散通道、应急照明及声光警报装置。
-
系统选择:配电室应选用适用于电气火灾的气体灭火系统,如七氟丙烷(HFC-227ea)、IG541或高压二氧化碳。
-
设计要求:
-
安全要求:
-
-
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GB55037-2022:
-
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配电室必须设置气体灭火系统。
-
多层或单层建筑中的配电室是否需设置,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当地审图要求决定。
-
2. 地方规定
-
各地可能出台细化标准,如广东省对高层建筑配电室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明确要求,需咨询当地审图公司。
二、设备选型与系统设计
1. 灭火剂选择
-
七氟丙烷:无色无味,灭火效率高,对设备无腐蚀,但分解产物含氟化氢,需注意通风。
-
IG541:环保型气体(氮气、氩气、二氧化碳混合),无毒,适合有人员停留的场所。
-
高压二氧化碳:适用于无人的防护区,但需注意高温下可能产生固态CO₂(干冰),需设计排气口。
-
全氟己酮:新型环保灭火剂,汽化吸热快,无残留,适合精密设备。
2. 系统类型
-
管网式系统:适用于大型配电室,需设计管道网络,灭火剂均匀分布。
-
预制式(无管网)系统:适用于小型配电室,安装简便,如柜式七氟丙烷装置。
3. 联动控制
-
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,确保在探测到火情后30秒内启动(无人区可无延迟)。
-
防护区外设手动启动/停止按钮,储瓶间内设机械应急操作装置。
三、安装施工注意事项
1. 储瓶间要求
-
环境温度-10℃~50℃,相对湿度≤95%。
-
储瓶间应靠近防护区,出口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通道。
2. 管道安装
-
管道需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,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.5倍。
-
管道穿过墙壁、楼板处应设套管,缝隙用防火材料封堵。
3. 设备固定
-
储瓶容器阀朝向一致,高度一致,便于操作和检查。
-
选择阀、单向阀安装方向正确,箭头指向介质流动方向。
4. 电气接线
-
探测器、报警装置、控制模块的接线需符合消防电气规范,避免误接。
-
电源需符合--消防技术标准,确保双回路供电或配备UPS。
四、调试与检测
1. 模拟启动试验
-
手动启动:按下手动按钮,检查相关设备(警铃、声光报警、关闭通风设备)是否动作正常。
-
自动启动:触发两个独立火灾信号,验证系统是否在30秒内启动(无人区无延迟)。
2. 模拟喷气试验
-
使用氮气或压缩空气代替灭火剂,测试管道畅通性及喷头喷射范围。
-
检查喷头安装高度和角度是否符合设计,确保覆盖整个防护区。
3. 功能验收
-
主备电源切换:验证在主电源故障时,备用电源能否自动切换并维持系统运行。
-
联动功能:测试与通风系统、防火阀、应急照明等设备的联动是否可靠。
4. 安全泄压装置
-
检查储瓶、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是否安装正确,动作压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五、维护与保养
1. 定期检查
-
月度检查:储瓶压力、管道连接、报警装置功能。
-
年度检查:全面检测系统性能,包括模拟启动、喷气试验,更换过期灭火剂。
2. 清洁与校准
-
清洁探测器,校准灵敏度,确保火灾探测准确。
-
检查控制主机软件版本,及时升级以修复漏洞。
3. 记录与档案
-
建立系统维护档案,记录每次检查、测试、维修的详细数据,保存至少5年。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1. 误喷风险
-
原因:探测器故障、人为误操作、电磁干扰。
-
措施:采用双回路探测,设置手动/自动转换装置,定期测试探测器可靠性。
2. 管道泄漏
-
原因:连接处密封不良、管道腐蚀。
-
措施:使用高质量密封材料,定期进行压力测试,腐蚀环境采用不锈钢管道。
3. 灭火剂不足
-
原因:储瓶泄漏、灭火剂过期。
-
措施:定期称重检查储瓶,更换过期灭火剂,确保储瓶压力正常。
七、结论
配电室安装气体灭火系统需严格遵循--规范,合理选择灭火剂和系统类型,注重安装细节和调试检测,同时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,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可靠启动,有效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。